宝宝一哭做到2点减少宝宝哭闹!

  宝宝一哭就抱,会不会惯坏他?不抱,又会不会造成心理阴影?到底怎样做才正确?

  ● 在宝宝出生后的一年多,父母比较苦恼的问题就是怎么对待宝宝的哭。宝宝哭了,要不要去抱?一哭就抱会不会把宝宝惯坏了?不抱又会不会给宝宝留下心理阴影?

  首先,宝宝的哭有与其他人沟通交流的作用。有研究发现,在0~3个月期间,如果父母对婴儿的反应比较及时而恰当,会有以下"好处":

  ✔这些孩子长到8~12个月的时候,比那些父母反应不及时的孩子,哭得少多了;

  ✔这些孩子(8~12个月)的沟通方式发展相对要好,比如,他们会利用脸部表情、手势、牙牙学语的声音来和别人沟通,而不需要总是用哭声。

  ● 相反,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需求不敏感,对宝宝的哭声有时候反应及时,有时候又不管,这种不规律的方式让宝宝无法判断父母到底会不会来满足他的需要,这样的宝宝无法信任父母,反而会哭得更多,比较难抚慰。我们需要了解宝宝哭声的规律。根据大量的研究发现,宝宝的哭声是有一定的规律的。从出生到6周,哭声的次数逐渐增多并在第6周达到高峰。之后会逐步下降,到4个月~12个月,宝宝哭声的次数就比较稳定了。所以宝宝满月以后可能啼哭次数会越来越多,这个时候父母不需要紧张,因为所有的宝宝都是这样的趋势。

  宝宝哭闹,不同月龄不同情境需区别对待

  ▼0 - 3个月的宝宝

  他们的哭声是真实的信号,反映了他们的生理状况,也就是说,这个阶段,宝宝哭了,肯定是有真实的需要。这个阶段的小宝宝还没有能力通过假装哭来控制父母,因为他的认知和思维没有发展到理解"行为和后果"这样的逻辑关系的阶段。所以,在这个阶段,我们的及时反应,并不会把宝宝宠坏。

  7 - 9个月的宝宝

  宝宝的认知和情绪飞速发展,啼哭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——变得 "有意识"了——因为他们慢慢明白哭声所带来的后果。 这个阶段你会发现,婴儿喜欢对着某个特定的人哭。

  9 - 12个月的宝宝

  更是能够把哭声和一些身体语言结合起来,比如,一边哭一边看向主要照料者,向他们做一些手势等等,来"诉求"他们的需要。啼哭逐渐成为了有指向的社会行为。

  12个月以后的宝宝

  孩子的啼哭真正逐步变得有意识起来。他们开始知道怎么利用哭声来控制大人了,而且通过前半年的练习和声带的发育,他们对哭声的控制更加娴熟,不仅会大哭,还会尖叫,变着调子哭,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。

  ● 这个阶段,宝宝一哭父母就飞速去抱,就会像很多妈妈抱怨的那样,宝宝会越来越频繁地利用哭来胁迫父母。这个时候父母才需要注意,不能被孩子的哭声所控制,不能孩子一哭就抱。

  要记住,建立安全依恋感并不是靠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来实现的。对于哭声父母要怎么反应,要根据孩子的月龄和具体的情景区别对待。

  做到2点减少宝宝哭闹

  ▼这样做可以减少宝宝哭闹,让他快乐:

  1、主动和宝宝一起玩

  从6个月起,宝宝对周围事物开始产生浓厚的好奇心,手眼协调能力也增强了,对语言的理解也越来好。当父母发现宝宝有了利用哭声来召唤家长的能力,就要注意不要被他们控制,而是要引导他们对周围事物进行探索。

  如果父母能够经常不等宝宝召唤,就主动和他们一起玩。跟他讲话,用他喜欢的玩具吸引他的注意力,跟他一起玩他喜欢的游戏;如果家长能够安排宝宝各种有趣的游戏,满足他们的好奇心,让他们醒着的时候经常有事情可做, 他们就不会觉得很无聊,而且经常能保持良好的情绪,不会一天到晚让妈妈抱。

  而且,当宝宝越小的时候,多花时间和他们一起玩,他们就会从学着怎么玩,慢慢过渡到怎么自己玩。当他们1岁多的时候就可以自己玩一会儿,而不会时刻需要人陪。

  2、尽量和宝宝建立情绪上的良性循环

  随着宝宝会爬会走,由于妈妈禁止做一些危险的事情,对妈妈表示抗议的哭声越来越多,而且为了表达强烈的情绪,往往是大哭和尖叫。父母对宝宝的这些变化要有预期和耐心。 这个阶段,对环境的布置很重要,尽量减少不安全的因素,鼓励他们安全探索。

  与其常常禁止孩子不能拉窗帘,与其禁止他们去开拉柜子门,不如用安全扣把装有不安全物品的柜门扣住。这也禁止那也禁止,会让宝宝感受到家长的消极情绪,宝宝也容易体验到自己的消极情绪。父母和孩子的情绪是互相影响的,所以在这个阶段,父母对宝宝要多点耐心,多表达支持和爱,让孩子常常保持愉悦的心情,减少哭闹。

  作为父母,要了解婴幼儿的发展规律,他们的哭声、认知、情感等等是怎么发展的。然后再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,了解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特点、个性和兴趣。对于宝宝哭了怎么回应,要基于这样的基础,随着年龄的不同,情景的不同,家长和孩子的互动也应随之改变。(樊灿灿)

  冯特普罗旺世早教中心

  地址:郑州市金水区普罗旺世赛纳维斯33号-12商铺

  电话:0371-63657111